【案例导读】
千万不要搭理马路上那些主动与你搭讪的人,也不要凑热闹地去围观什么……
【案例正文】
继《卖拐》在去年春节文艺晚会上火了一把以后,今年赵本山又以小品《卖车》在亿万观众瞩目的春节文艺晚会上再次大获成功。这两个小品,说穿了无非就是两起街头诈骗案。演员夸张的表现固然令人捧腹,可笑过之余,我们不得不冷静地思考这样一个问题:拐与车是如何卖出去的?
首先,让我们来分析了一下骗子的骗术。纵观该两则小品及日常生活中的各种街头诈骗,不管骗子花招如何迭出、手段如何翻新,但他们的骗术万变总离不开这么三步曲。一是察言观色,物色对象。骗子伫立街头,凭着他们独特的“职业眼光”在行色匆匆的人群中寻找着他们所需要的猎物。被骗子盯上的一般都是弱势群体,他们有的文化偏低,有的身患疾病,有的贪图小利,但也有因好凑热闹而被盯上的。二是信口雌黄,胡编乱造。他们不是打着怀揣能给人治病祛疾、逢凶化吉的祖传秘方的旗号,就是神秘兮兮地拿出一只金元宝之类的伪古董,然后或是口若悬河地胡吹神侃,或是以小恩小惠来蛊惑人心。(更多骗术预防 www.rsdu.cn/books/pianshu/ )值得警惕的是,在他们周围一般都有“托”。在你将信将疑的时候,正是这些连裆模子在你身边与骗子串通一气,一搭一档地演起了双簧。如果没有“托”,骗子的骗术很难奏效。三是偷梁换柱,巧设陷井。骗子为达到不可告人的目的,他们事先往往设计好了各种各样的圈套,然后东拉西扯偷换概念地把你脑子搞晕,使你在不知不觉之中落入他们的陷井。
世上如果没有受骗者,那么也就不存在骗子。对于那些受骗者,除了劝诫他们要提高自身文化素质、不要贪图小利等老生常谈外,我想作如下忠告:假如你也有司马南那般洞察一切伪科学的智慧与眼力的话,那么你可以去与骗子周旋,并抽丝剥茧般地予以一一戳穿揭露;否则作为一般平民百姓,你千万不要搭理马路上那些主动与你搭讪的人,也不要凑热闹地去围观什么。这样,骗子没有了市场,再高明的骗术也难以施展。
今年,赵本山丢下了个“包袱”,说明年要拿那付卖出去后又取回的拐做付担架再卖,真希望来年他的这付担架再也卖不出去。